人人渴望权力,但皇帝的位子并非轻松易得。
每个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皇帝,但成为帝王可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。历史上有一个皇帝,苦苦等待了十四年,终于继位,却在仅仅三天后就去世。试想,临终时,他心中该是多么的痛苦与无奈?不过,这位不幸的皇帝,虽然他短暂的统治并未给他带来太多荣耀,但他心里也许并不觉得太过不公平,因为他的儿子也没能长久继位,仅三年后也死于非命。那么,这位在位仅三天的倒霉皇帝是谁?他的儿子又是谁?而他的孙子为什么成为了历史上最出色的帝王之一?为什么他们的王位继承上出现了如此戏剧性的转折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这位只有三天寿命的倒霉皇帝,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文王。他活到了五十三岁,虽然寿命不算短暂,但可惜他登上王位时已经年事已高。因此,他在位的三天,更多是因为继位的时机太晚,而非身体的原因。秦孝文王为什么五十三岁才得以继位呢?是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位长寿的帝王?其实不然,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,这位父亲活到了七十五岁。再加上古代结婚较早,五十多岁有个继承人其实并不奇怪。
展开剩余74%说起秦昭襄王的经历,的确是波澜壮阔,堪称传奇。其实,秦昭襄王并不具备直接继承秦国王位的资格。应继位的应该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,但历史的变故让他意外登上了王位。秦昭襄王的父亲是秦惠文王,秦惠文王去世后,他的儿子秦武王嬴荡继位。然而,嬴荡即位后却做出了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。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,他决定去周王室搬动象征皇权的龙文赤鼎。这个鼎是大禹所铸九鼎之一,虽非原件,但依然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。秦武王企图搬走此鼎,无疑是在挑战周王室的权威。然而,这一举动引来了灾难。搬鼎时,他不小心把鼎掉了,重重砸伤了自己的腿,最终因伤重死去。秦武王没有留下后嗣,王位继承问题陷入了僵局。
当时,朝中出现了两派力量:一方是由宣太后芈月支持的嬴稾,另一方则是秦武王母亲惠文后支持的嬴壮。最后,赵武灵王出手相助,将年幼的嬴稾从燕国救回秦国,助其击败嬴壮一派,最终让嬴稾顺利继位,成为秦昭襄王。这一幕像极了战国时期的“天使投资”,赵武灵王的干预对秦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秦昭襄王即位后并没有急于亲政。由于当时他年轻,经验尚浅,因此权力由芈月暂时把控,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太后与外戚专政的先河。三年后,嬴稾才正式掌握权力,成为了真正的秦昭襄王。在他掌权期间,他广纳贤才,提拔了白起和范雎等重要人物,推动秦国日渐强盛。可惜,随着时间的推移,年老的秦昭襄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气。在长平之战后,秦国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展,但秦昭襄王在决策上的迟疑也错失了多个良机。
在长平之战之后,赵国的主力几乎全军覆没,白起带兵围困了邯郸。只要嬴稾下令进攻,赵国几乎就要覆灭。但此时,赵国紧急派使者找到范雎,通过外交手段劝说他救赵国一命。可是,嬴稾并未把握这一大好时机,反而下令白起撤军,错失了彻底消灭赵国的良机。后来,当嬴稾意识到错误,再次对赵国发动战争时,却发现已经无力攻下邯郸。面对困境,嬴稾又将白起召回,但白起此时已经心灰意冷,拒绝了嬴稾的命令。嬴稾暴怒之下,将白起免职,不久后白起病死。
最终,年老的秦昭襄王带着秦国的辉煌和沉重的遗产离世,留给儿子嬴柱继位。嬴柱,也就是后来的秦孝文王,实际上还有一位哥哥,原本以为会由他继位,但哥哥在秦昭襄王六十岁时去世了。嬴柱经过十四年等待,终于得以继位,然而却在三天后突然驾崩。此时,吕不韦暗中运作,成功将嬴子楚救回秦国,嬴子楚便继位为秦庄襄王。然而,尽管嬴子楚得到了吕不韦的帮助,仍因过度劳累和健康问题,在三年后突然去世,留给了秦始皇,亦即嬴政,继承了秦国的霸业。
这位极具影响力的孙子,秦始皇,最终统一了六国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。要说秦孝文王的孙子是否厉害,恐怕没有任何其他皇帝能够与其相提并论。至于秦孝文王的死因,众说纷纭,但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纵欲过度。毕竟,吕不韦曾告诉嬴子楚:“你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,你如何脱颖而出?”显然,纵欲过度与过度的生活压力,可能加剧了他健康的衰退,最终导致了早逝。而秦始皇的登基,也为整个秦朝的辉煌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票去哪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